推广 热搜:

「教育部发布」关于高考考试招生政策的重大调整。

   日期:2025-05-25     来源:www.nurll.com    浏览:444    
文章简介:今天,教育部网站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大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建议》(以下简称《指导建议》),对进一步深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作出部署。《指导建议》明确,从2021年开始推进有关改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打造以统...

今天,教育部网站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大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建议》(以下简称《指导建议》),对进一步深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作出部署。

《指导建议》明确,从2021年开始推进有关改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打造以统一高考考试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依据高考考试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规范,基本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

《指导建议》提出,积极扩大省级统考范围,到2024年基本达成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不断提高省级统考水平和水平。

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试知识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均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率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所占比率原则上高于50%。

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有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指导建议》提出,探索打造破格录取机制。在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中,对于极少数省级统考和校考成绩均特别优秀或在有关专业范围具备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拟定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方法。

《指导建议》、要素剖析如下:

 总 体 说 明 

教育部动员部署做好高校艺术类

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工作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9月24日,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工作视频会议,全方位动员和部署做好两项考试招生改革工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高校考试招生规范是国家基本教育规范,高校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要紧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看重,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要紧指示批示。去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广泛征求建议,研究拟定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大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建议》和《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健全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建议》。

会议强调,推行两项考试招生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材、促进教育优质进步和推进落实全方位从严治党的要紧举措。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行两项改革的重大意义。

要促进教育公平,为有艺术体育专长的孩子创造公平进步的机会,通过进一步加大统考统测,严格选拔标准,引导高校不再盲目组织校考,减轻学生和父母的考试负担和经济负担。

要坚持科学选材,推进分类考试招生,依据不同专业人才选拔培养需要采取不一样的考试方法,艺术史论等专业直接依据高考考试成绩录取,大多数艺术类专业依据高考考试文化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录取,少数高校高水平艺术类专业可在高考考试和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专业校考。要提高文化底蕴,进一步提升对艺术体育类考生的高考考试文化成绩需要,加大人文综合素质考查,选拔培养全方位进步的高水平艺术体育人才。

要严格规范管理,引入校外评委规范,打造完善回避规范、“黑名单”规范等,坚决堵塞利益交换空间,确保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会议需要,各地各高校要充分认识推进两项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问题导向、目的导向和成效导向相结合,切实加大组织领导,落实改革任务,深入细致拓展政策培训,大力加大宣传引导,严格考试招生规范管理,确保两项改革落地见效。各地要结合当地实质拟定推行策略,明确改革任务及工作进度。各有关高校要依据两个《指导建议》和各地推行策略,进一步明晰办学定位,健全考试招生方法,确保各项改革需要落实到位。

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司局、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各有关高校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各省(区、市)分会场参加会议。

 要 点 分 析 

01  进一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

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省级统考。据统计,现在,艺术类本科5个专业类中,美术学类、设计学类专业,已经达成省级统考全覆盖,招生规模占比达到75%,截至2020年,除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外,高校的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已不再组织校考,直接用省级统考成绩。而音乐学类、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现在也已覆盖29省份、26省份和24省份。《建议》需要,到2024年,要基本达成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同时,不断提高省级统考的水平和水平,增强考试的区别度,满足不同层次、种类高校选拔需要。

02  严控校考范围和规模

目前,因为省级统考覆盖范围有限,全国组织校考的高校数目和校考规模依旧偏大。现在,全国组织校考的高校数目还有300多所,参加校考的考生人数约160万人次,给考生备考、应考导致了较重的负担,同时,考试招生的公平性、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建议》对规范高校校考作出了有关规定,将严控现场考试规模,鼓励高校采取线上考试或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法,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低于有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从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试知识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除此之外,将打造完善校考高校和专业准入退出机制。少数专业特点鲜明、人才培养水平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分、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需要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对组织校考高校,需要严格考评职员遴选管理,严格实行校外评委规范、回避规范、黑名单规范等。同时,严格考试组织管理,严把考试官网入口关、组织关和评分关,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03  推进分类考试、分类录取

2024年起,对于高校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与专业报考条件有关度不高的专业,将不再组织专业考试;对于音乐、舞蹈、表演、美术、设计等其他对考生专业能力有较高需要艺术类专业,继续组织专业考试,包含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省级统考已覆盖的专业,鼓励高校不再组织校考,直接用省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对于少数继续组织校考的专业,鼓励高校通过线上考试或直接用省级统考成绩等方法进行初选,通过初选的考生再参加现场校考,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

2024年起,艺术类专业将分三类进行录取:

第一类是无需参加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如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直接依据考生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类是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都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率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所占比率原则上高于50%。

第三类是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最低成绩需要基础上,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04  文化课成绩逐步提升

现在,各省对艺考生文化课成绩均有最低标准,其中,对于保留2、三本批次的省份,文化线需要高于二本线的70%;对于合并批次的省份,需要文化线高于新二本线的75%。此次改革需要,各省(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需要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升艺术类各专业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在提升文化成绩需要的同时,对于在有关专业范围确有专长的艺术人才,《建议》提出,将探索打造破格录取机制。允许组织校考的高校在有关校考专业招生中,对极少数省级统考和校考成绩均特别优秀,或在有关专业范围具备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拟定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方法。

05  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不再从招生环节选拔

从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进行选拔,改由有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两 项 考 试 指 导 意 见 原 文 

01  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改革手段

教育部印发文件部署进一步

加大和改进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建议》(以下简称《指导建议》),对进一步深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作出部署。

《指导建议》指出,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要紧组成部分,是选拔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要紧渠道。各地各高校要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坚持育人为本、提升选拔水平、加大分类指导、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从有益于促进学生健康进步、科学选拔人才、维护教育公平出发,进一步加大和改进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推进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指导建议》明确,从2021年开始推进有关改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打造以统一高考考试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依据高考考试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规范,基本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

《指导建议》强调,各地各高校要重点抓好4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推进高校艺术专业特点进步。

明晰人才选拔培养定位,构建与办学定位和特点相适应的艺术人才选拔培养体系,着力选拔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优化艺术学科专业布局,综合考虑高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就业情况等,合理安排招生计划。对社会需要不足、培养水平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

二是改进专业考试方法。

大力推进艺术专业分类考试。积极扩大省级统考范围,到2024年基本达成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不断提高省级统考水平和水平。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打造完善校考高校和专业准入退出机制,科学合理确定校考形式,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
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试知识点。完善健全考评职员遴选机制,优化考评职员组成结构。加大考试组织规范管理,严防考试舞弊,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三是健全招生录取机制。

2024年起,依据不同专业特征和人才选拔培养需要,实行分类录取。逐步提升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需要,切实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

四是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严格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强化属地监管责任,打造完善省校两级监督制约机制,强化招生信息公开,加强违规违纪查处力度。对有违规违纪行为的职员,严格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置,并追究有关职员责任。

《指导建议》需要,各省级招委和有关高校要高度看重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切实加大组织领导,依据《指导建议》精神,结合当地本校实质,制定推行策略,加强政策宣传解析力度,准时回话考生关切。

02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试改革手段

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文件部署

进一步健全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

近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建议》(以下简称《指导建议》),对深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作出部署。

《指导建议》指出,多年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为国家培养全方位进步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完成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体育比赛任务等方面发挥了要紧用途,但在考试招生、在校管理等方面距离新年代新需要仍有差距,要坚持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体育精神,不断提升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指导建议》强调,要明晰工作定位,选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且具备较高体育竞技水平的学生,为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体育比赛和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要突出问题导向,严格招生程序,健全评价机制,着力解决个别学生文化成绩、体育竞技水平偏低,个别高校考试组织不规范、在校管理不严格,个别地方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等问题。要尊重教育规律,深化体教融合,强化培养过程管理,完善学训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竞技水平和学业水平,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成才。要加大监督管理,完善管理规范,严格政策实行,强化信息公开,畅通监督举报途径,加强违规查处力度,确保公平公正。

《指导建议》重点部署了七方面具体工作任务。

一是优化招生项目范围。

在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包含足球、篮球、排球项目等)范围内,确定运动队招生项目和招生计划。重点安排群众基础好、普及程度高、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对于不拥有有关师资、设施、场地等组队条件、学生入校后退队率超越20%的高校,与非奥运会或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未设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生源紧急不足且连续两年录取数为零的有关项目,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打造健全招生高校和项目准入退出机制,原则上连续三届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没学生参赛的项目,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二是严格考试报名条件和资格审核。

从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考试报名要求,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以考试报名高水平运动队。从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考试报名要求,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考试报名高水平运动队。各地体育部门要加大对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发放和管理。有关高校要加大对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核验。对发现疑似有问题的证书,要商请有关体育部门予以进一步核查。

三是改进考试评价方法。

采取“文化考试+专业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法。
2024年起,文化考试成绩全部用全国统一高考考试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并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推行,高校不再组织有关专业测试。

四是提升文化成绩需要。

2024年起,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考试成绩需要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考试成绩需要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对于体育专业成绩突出、具备特殊培养潜质的考生,允许高校探索打造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机制。

五是健全招生录取机制。

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录取学生中,高考考试文化课成绩高于招生高校有关专业在生源省份分数线下20分的,可申请就读相应的普通专业;其余学生限定就读体育学类专业。

六是加大入校培养管理。

新生入学时,高校要严格组织新生入学复查。学生应与高校签订协议,认真履行参加练习和比赛的义务。高校要把学生在运动队的考核状况另设为必学课进行管理,并计算必学学分纳入总学分。对入学后擅自不参加练习和比赛的,要严格根据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置。严格学业标准,原则上高水平运动队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学业水平需要应维持一致。

七是加强监督及违规查处力度。

打造完善省级招委会统一领导,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纪检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组成的省级考试招生监督工作组,打造完善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多方参与的考试招生监督工作机制,全步骤监督当地区和有关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严格遵守高校招生“十严禁”“30个不能”“八项基本需要”等纪律,深入落实招生信息公开需要,主动同意社会监督。对于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和招生违规的考生、高校及有关职员,严格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置。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